ICO、IEO、IMO之后,STO又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法律合规上STO优于ICO,在效率上STO优于IPO,既不突破监管框架,又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。究竟STO能否提供代币融资解决方案,则应落实到各国具体的法律监管。从中国法律角度分析,在中国的STO则应当切实考虑以下问题。
1、STO的监管框架
STO,即“证券化代币”,尽管这种类型的代币延用了“证券”性质,试图符合传统证券法律的监管框架,而在新的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之前,仍需按照现有监管模式展开。根据我国《证券法》及相关法律,发行方发行证券的,应当经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审批,发行主体、证券定价、证券发售、信息披露等都应当遵循特定的规则,并受到交易所、行业协会、投资者的持续监督。另外,对于STO来说,本质上并未偏离证券的金融属性,仍代表具备实际价值的标的资产的权益,例如股票、房地产、基金等金融类型产品,为持有人提供不同的财务或者控制权利,包括利润分享权、股权、股息、投票权、赎回权等。因此,这就要求发行企业自身的资产价值应当具备真实合法性。
按照上述监管框架,对于区块链初创企业来说,势必会增加合规成本及审批难度,对初创企业STO仍然是巨大的挑战。
2、STO的监管困境
对于监管部门来说,事中和事后监管对于证券发行尤为重要,对于证券化代币来说,监管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第一,法律合规。根据我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态度,早在2017年9月4日的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公告》中指出,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、流通,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、以太币等所谓“虚拟货币”,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,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、金融诈骗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。该公告将所有类型的代币融资界定为涉嫌非法,而证券化代币如要满足合规要求,则应按照证券相关法律的监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审批手续。
第二,价格机制。由于代币交易的时间、价格无任何限制,完全由市场决定,不利于投资者保护。而其价格机制如按照传统的证券价格机制执行,则将会受到涨跌幅限制,制定适合的价格机制仍是监管部门重要任务。